返乡创业,他成功了3次!

时间:2023-06-22 浏览:108 分类:娱乐资讯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随着一系列创业帮扶政策落地生效

返乡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近年来

返乡创业就业

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选择


在邛崃固驿有这样一位年轻人

回到乡村一线创新创业、

带领群众致富

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这位年轻人叫刘超,是邛崃市固驿镇春台社区人,毕业于新疆塔里木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曾就职于四川电视台公共频道《关注质量》栏目组,而后毅然选择结束2年记者生涯回乡创业。






刘超回乡创办的第一个企业是邛崃市策彧民族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经幡、哈达、酥油灯。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创业之初总是很艰难的。和许多创业者一样,缺少资金也是刘超创业路上的一大阻碍。


2015年,通过“邛崃人社局”微信公众号,刘超了解到毕业五年内处于失业状态的全日制大学生创业成功后可以申请1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补贴,随即向人社部门提交了申请资料,在审核通过后,很快他便收到了人社部门发放的1万元的创业补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创业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创业初期


除了资金方面,技术人才缺乏也是制约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人社部门积极联系刘超深入了解其具体诉求,并为其提供精细的人才招引服务,推动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靠着自身努力和政府支持,刘超的企业不断壮大,年产值由起初的50多万元发展到千万元以上。刘超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初心做企业,致富不忘桑梓情。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一方面,通过企业扩大规模,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帮助80余名周边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每年人均增收5万元以上。




“在家就可以就业,既能增加不菲的收入,同时也照顾了家庭,一举几得。”



另一方面,坚持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免费技能培训,为村民就业添“门路”,实现在家就能制造民族用品粗加工品,之后由工厂收购,从而增加家庭收入,如蒋本淑夫妇,每年加工民族用品增收6.6万元,潘春华夫妇每年增收8.5万元,李树敏每年增收5万元。




蒋本淑夫妇




奋斗无止境,砥砺再出发。面对企业取得的成就,刘超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计划开启他的二次创业之路。




然而,万事开头难。刘超知道,只有找准方向才能使创业更有价值。在艰难抉择的时候,人社部门联系到了创业专家指导团创业导师对其进行专业指导。结合当下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刘超最终将目标投向电商领域,决定进行线下线上的资源整合,2019年,邛崃梦笔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全面吹响,刘超也迅速行动了起来。2021年,刘超成立了邛崃市青莹农业有限公司,主要以青苔与萤火虫为主体进行创业,建立了青苔培育基地,同时与西北农林大学合作,成立萤火虫研究所,服务景区、民宿和研学机构。



青莹农业


刘超坚持创新、

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和振兴乡村、回馈家乡的情怀

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2019年

刘超的创业项目荣获邛崃市创业大赛三等奖

刘超获评“邛崃市创业示范户”

刘超企业获评“邛崃市返乡创业明星企业”

2023年

刘超获评“第二批四川省返乡创业明星”



面对这些成就和荣誉,刘超表示非常感谢对他的创业帮扶,目前邛崃市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不仅有大学生创业补贴支持,在企业规模扩大后,需要资金时,还有最高400万元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支持,每年举办的创业论坛、创享会等各种创业活动,还可以让创业者通过这种交流平台展示自己的创业项目、创业成果。



刘超参加成都市创业座谈会


创业创新,家乡是最好的选择;振兴乡村,青年是最强的力量。在创业的路上,他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刘超也只是众多返乡创业人缩影


近年来,邛崃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严格落实各项返乡创业鼓励扶持政策,充分营造良好的返乡创业环境,积极回应返乡创业人员具体诉求,为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者提供更精细的服务。




加大政策扶持、提高创业培训力度、建立乡村创业创新平台、设立乡村创业孵化器、聘用创业导师,开辟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事项办理审批绿色通道,精流程、缩时限,积极推动各项政策全面落地……进一步打通返乡创业的堵点,通过扶一程、送一程,让年轻人返乡创业之路更顺畅、更暖心,让他们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让年轻人在也能乡村大展拳脚。


青春之花

在希望的田野上绚丽绽放

乡村振兴

将更有生机与活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