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同胞可申报什么等各类基金(台湾同胞可申报什么等各类基金600485股票项目)

时间:2023-12-22 浏览:178 分类:网络

  作为因“台”而设的经济特区,这些年,厦门深化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作业的重要论说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查时的重要讲话精力,活跃探究海峡两岸交融开展新路,先行先试,不断推出立异举动,在执行台胞台企同等待遇上继续走在先、做在前,当好排头兵,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榜首家乡的“榜首站”。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王勇看来,厦门近年来为台胞台企供给的多范畴多维度同等待遇,有力推进了台胞台企在厦门深度“在地化”交融开展。举动敏捷 方针到位立异有力  “赋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是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作业的重要论说的详细举动。”市委台港澳办主任刘金柱说,厦门不只在“十三五”规划中,早早提出推进台胞台企享有同等待遇,更是在这些年,年年为台胞台企送出实实在在的“大礼包”。

  中心“31条办法”出台后,厦门发挥对台特征优势,首先于2018年4月10日出台大陆首个当地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方针——厦门“惠台60条”及实施细则。为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40周年纪念会和参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力,厦门于2019年6月10日出台“交融开展45条”,在探究海峡两岸交融开展新路上迈开大步。中心“26条办法”出台后,厦门抓住细化执行,于2020年2月28日首先出台中心“26条办法”厦门市实施细则。

  厦门拟定的各项同等待遇方针,既敏捷贯彻执行上级相关方针,又充分体现厦门的对台特征优势,先行先试推出许多立异举动。厦门“惠台60条”中,有33条办法是厦门在大陆首先推出;厦门“交融开展45条”中,有21条办法是厦门首先推出,或是对福建“交融开展42条”进行延伸拓宽。

  现在,中心、省、市各级同等待遇方针根本在厦落地收效,深受台胞台企和两岸媒体好评。屡开先河 放宽台企市场准入  这些年,厦门屡开先河,不断放宽台企市场准入。

  引入大陆首家两岸律师事务所联营办公室“福建联合信实与台湾广和联营办公室”,引入大陆首家可外派船员至全世界船队的台资船员外派组织“裕民船只公司”,发动大陆首个台资微循环公交项目“里享行”,建立大陆首个全台资网约车车队“厦门元客宝岛车队”,首先同意20家台湾修建企业在厦从事修建活动……越来越多台企来到厦门,寻求更宽广的开展空间。

  关于现已在厦出资创业的台企,厦门更是如虎添翼,不断出台扶持方针,支撑在厦台企转型晋级、开展壮大。

  支撑厦门台企在大陆上市,现在,已有华懋科技、建霖家居、欣贺股份、宸展光电等4家台企和台资参股厦门银行在A股上市;支撑冠捷科技、建霖家居等台企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支撑台企公正参与政府收购,将冠捷科技、正新轮胎等10多家台企在厦产品列入《地产工业品引荐目录》;推进厦台行业规范共通,获批建立大陆首个国家级台湾规范研究中心“台湾地区规范化(厦门)研究中心”。暖心贴心 鼓舞台胞来厦工作日子  怀着创业梦,从事高新技术研制的台胞李裕文在厦门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专心于新材料的开发。作为“厦门惠台60条”方针的受益者,李裕文当选厦门第九批“双百方案”的领军型创业人才。

  在大陆首先为台湾青年供给市级公租房,首先出台《关于台湾医生来厦执业的赞助规则》,签发大陆首本台湾船员船员证,首先在厦门自贸片区和台企内将台湾技术士证书直接匹配大陆执业资历证书并推行至全市……厦门暖心贴心的支撑扶持方针,招引越来越多台湾高档人才来厦工作创业。

  今年初,厦门又出台《关于进一步鼓舞和支撑台湾青年来厦实习工作创业的若干办法》,并广泛开展宣讲,助力更多台湾青年来厦追梦、筑梦、圆梦。现在,194名台湾医生在厦执业,84名在厦台湾医疗卫生专业人才获认定为中、高档专业技术职称,148名台湾专业技术人才经过专业人才职称评定,26名台籍律师在厦实习、执业。

  厦门不只成为台胞立异创业的热土,也成为他们享用美好日子的温馨家乡,一系列同等待遇,让他们乐活厦门。

  首先将台胞归入社保系统,现在近2000名台胞在厦参与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稳妥、赋闲稳妥、工伤稳妥。支撑台胞参与厦门市根本医疗稳妥并享用“一站式”结算服务。便当台胞在厦购房,累计为台胞发放公积金借款近5000万元。厦门银行在大陆首发台胞专属信用卡,现在已发放0多张。2000多名65岁以上台胞处理敬老卡享用市内公交优惠。大陆高校首位编内台籍教师:“拿到国家科研项目是最大的认可”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陈经超,是大陆高校首位编制内的台籍教师。他说,“得益于同等待遇,我顺畅拿到国家科研项目,作为台籍高校教师,这是最大的认可。”

  陈经超说,2018年之前,国家社科基金根本不对境外人士敞开,大多数大陆高校里的台籍教师没有申报资历。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台籍教师才有这个特例能够请求,多年来也只要两个成功事例。

  “2018年,中心‘31条办法’出台后,国家社科基金总算向台胞敞开了,这对台籍教师来说,总算不再是遥不行及的愿望。”陈经超说,随后不久,厦门在大陆首先出台了首个当地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方针——厦门“惠台60条”,其间明确提出:活跃帮忙在厦门的台湾同胞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

  深耕大陆高等教育范畴10余年的陈经超也在这一年,顺畅请求到国家社科基金。陈经超直言,“学术研究要联合国家开展头绪,台籍教师深耕的不只是教育,也要融入国家开展全局。”厦门市台商出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莹:同等待遇方针 厦门执行十分及时  这些年,厦门深化贯彻执行中心、省、市各级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方针,十分及时,是广阔台胞台企热切期盼的,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是促进两岸交融开展的重要推进器。

  这些同等待遇方针,一应俱全,包括各范畴,彻底靠近台胞台企的实践需求和切身利益,为广阔台胞在大陆学习、工作、创业、日子打造了更好的环境,供给了更优的条件,这些都让台胞台企感受到“一家人”的暖意。

  很多台胞在厦门日子,现已高度融入当地社会,咱们也越来越有决心在大陆开展,为中华民族的巨大复兴奉献一份力气。

(厦门日报记者 詹文 通讯员 吴波 曾强)